1988年,我父亲被诊断出糖尿病。在此之前,他的身体一直很壮实,一米七三的个头体重165斤,圆圆的将军肚还挺有风度。可得病后,人一下子瘦了许多,脸颊明显地凹陷了。
刚得知父亲的病情,我们全家如临大敌。特别是母亲,第二天就去超市选购了无糖奶粉,让他早上增加营养。每天提醒父亲按时服药,傍晚陪他去小区公园散 步,阴天下雨都不忘让父亲在家里做保健操,二十年如一日。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,父亲的病情整体上控制得相当不错。不过其间仍是出现过几次病情加重的情况。 究其原因,都和他的急脾气有关。
父亲性子比较直,容易发怒。记得一次在单位和原下属发生争吵,血糖、血压一起飙升,突然头晕眼花摔倒在地,我们赶紧送他住院治疗。医生说,人的情绪与糖尿病关系密切,血糖波动有时是气出来的,嘱咐我们好好开导他。
父亲退休后,突如其来的失落感让他时常生闷气,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内血糖不太正常。怎么办呢?要知道这“心魔”不除,“糖魔”就难除。为此,我琢磨出一套“自我化解”的精神疗法,努力劝导父亲自我调整。
首先,学会“比较”。这可不是让父亲与别人对比,而是和自己比较。回望自己奋斗的历程,尽己最大所能,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,努力过便问 心无愧。其次,心态要积极。经常阅读使老爸看世界更加乐观、积极。上海慈铭体检中心专家指出平时多想开心的事,遇事着急时做做深呼吸,努力疏泄不良情绪。